姜的药用价值大,范围广,喝生姜红糖水治感冒;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还可用来医治肠炎、痢疾等;生姜外擦对白癜风、斑秃、手癣也有一定治疗效果。姜药用可分鲜姜、干姜和泡姜;干姜,又名老姜片等,系生姜的宿根挖出后洗净杂质切片晒干或微火烘干而成。被中医称为“温中回阳第一要药”。干姜性热而偏燥,以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化痰为主,能守能走,故对中焦寒邪偏胜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尤为适宜;又因力速而作用较强,故用于回阳复脉,其效甚佳。本发明开发一种基于干姜的暖胃胶囊,可用于日常胃部保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干姜胶囊可用于温胃散寒,用于寒邪客胃或脾胃虚寒所致胃脘疼痛,呕吐清涎,可用于日常保健。
一种干姜胶囊的制备方法,取九蒸九晒干姜,加入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超声处理至少30min,得姜辣素浸膏,经柱层析分离获得有效成分,采用冷冻干燥法将其制成冻干粉;称取上述冻干粉和辅料混合,以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作为润湿剂,搅拌后快速过80目筛制粒,将湿颗粒室温放置过夜后整粒,装胶囊。
将存储两年以上的老娘姜洗净将切好的姜片置于竹屉上蒸50min,取出后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在60℃下连续烘干60min
所述的柱层析分离采用的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采用梯度洗脱,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梯度分别为7:1、3:1、1:1(v/v)。
所述的辅料采用玉米淀粉。根据文献查到姜辣素类物质为油状且不溶于水,故选择具有崩解剂的作用的辅料,保证内容物的正常崩解;又因为有效成分比较粘稠,故采用稀释剂使有效成分相对均匀。综合多种因素,选择兼有稀释剂和崩解剂作用的玉米淀粉作为辅料。
本发明的干姜胶囊采用九蒸九晒干姜为原料,获取姜辣素浸膏后,提取有效成分与敷料混合,制得干姜胶囊;本发明充分的利用九蒸九晒干姜中的姜辣素类物质,该胶囊可作为日常保健食品药品用于散寒暖胃。
图2是大鼠食量变化趋势图(“*”为p<0.05,“**”为p<0.01);
图3是大鼠摄水变化趋势图(“*”为p<0.05,“**”为p<0.01);
取九蒸九晒干姜,加入10倍其质量的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超声处理30min,得姜辣素浸膏,以柱层析的方式来分离姜辣素的有效成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为流动相,并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在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梯度分别为7:1、3:1、1:1(v/v)时分离效果良好,经薄层层析实验证明姜辣素类物质主要成分6-姜酚存在于3:1梯度下洗脱所得液体中。而所洗脱下的为有效成分的稀释液,其中绝大部分是流动相,故采用减压旋蒸的方法回收流动相,既可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又可减免流动相损失;采用冷冻干燥法将获得的有效成分制成冻干粉;称取上述冻干粉和玉米淀粉混合,以质量分数不低于60%的乙醇作为润湿剂,且润湿剂的用量为药辅总质量的50%,搅拌后快速过80目筛制粒,将湿颗粒室温放置过夜后整粒,装胶囊。该过程中湿润剂乙醇的浓度及用量对颗粒的制备较为关键,因药粉对湿气较为敏感,相同用量下,当采用浓度低于60%的乙醇作为湿润剂时,形成的团块较多,过筛困难,难以制粒;用量过低则软材易松散,细粉多,用量过高则过筛困难易结团。
根据对九蒸九晒干姜中挥发油的研究发现,干姜在随着蒸晒次数增加的过程中其芳香性挥发油量几乎持续下降至较低水平后保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且挥发油中两种主要成分β-水芹烯以及桉叶油醇在九蒸九晒干姜中更是几乎不存在,如图1和表1,能够准确的看出,干姜在从生姜到九蒸九晒的过程中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桉叶油醇消失不见,而β-水芹烯在炮制中随着蒸晒的次数增多而减少,在蒸晒次数增多后该物质消失。
除此之外,挥发油属于干姜中燥性成分,在中药学中,干姜可祛脾胃寒邪,助脾胃阳气,为健运脾阳,温中散寒的要药。凡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证,或阳气不足之虚证均适用,属于辛味,而燥味可以说比辛味还要烈,若以其作为胶囊主要成分,则恐对人体造成损伤。反观姜辣素类物质,其在干姜蒸晒次数增加的过程中仍就保持较高的含量,而且其燥味没那么强烈,对比可见,以姜辣素类物质作为干姜暖胃胶囊的主要成分是较为贴切的。
根据文献,干姜作为保健品一天内服用量不应超过10g,最高不过15g,此外在治疗胃寒的古方中干姜用量从一钱(现代折合质量3.72g)到数两不等,若以10g作为对照,按照实际提取条件得出10g干姜对应的有效成分约为60mg,根据干姜不同提取物的ld50值,决定将原有剂量减半,即为30mg。又因为提取到的是较纯物质,因此将30mg分两次服用,并将15mg分装进两粒胶囊,装小号胶囊。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药剂学书,按照权重计算胶囊内容物大概密度,并以书上经验式得出可装#4胶囊,装量为0.2g,药辅比为1:25.67。本胶囊可作为暖胃胶囊,每1g含6-姜酚不得少27.5mg,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主要功效为温胃散寒,用于寒邪客胃或脾胃虚寒所致胃脘疼痛,呕吐清涎。
50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体质量(200±20)g,由北京维通利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实验温度:22℃-25℃,相对湿度:55%-70%,实验期间光线h循环,自由饮水,进食。
所有50只spf雄性大鼠以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抽取分为5组,10只作为空白组(a组),其余大鼠分为:胃寒综合法造模组(b组)、阳性药物替普瑞酮对照组(c组)、gift001药物高剂量组(d组),gift001药物低剂量组(e组)每组10只。
除空白组10只动物外,其他组大鼠分别编号后自由饮水,喂食。造模方法如下:上午5%醋酸(约4℃)1ml/100g,隔日灌,下午精炼猪油1ml/100g,每日灌胃;单日喂白菜,不限量,连续7d,造模期间统计记录每天大鼠的饮食量,体重情况和饮水量。
对脾胃虚寒动物模型尚未有统一评价标准,多以症状判断。根据卫生部药政司“关于中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当动物出现体重增长缓慢或下降;倦怠,懒动,神疲(眼睛无神,反应不灵敏);肛温下降,喜聚堆;粪便溏泻,肛门周围有污物;背毛无光泽,沾有污物;进食量减少等表现,说明造模成功。
在造模成功后第2d,给高剂量组(d组)灌服1.5mg/100g(按胶囊有效成分计)的胶囊生理盐水溶液;低剂量组(e组)灌服0.75mg/100g(以胶囊有效成分计)的胶囊生理盐水溶液;替普瑞酮组(c组)灌服1.5mg/100g的替普瑞酮生理盐水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期间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按3.2中造模方法持续灌胃,直至实验结束。以上均给予药物每天1次,连续7d。
经过为期7d造模,模型组大鼠出现较明显的胃寒证表现,包括饮食减少,舌神情淡漠,活动迟缓,耳廓、爪趾颜色变淡,大便黄软,体重下降,大便溏泻等情况,证明胃寒模型造模成功。
经给药后,大鼠饮食状况好转、体重增加速率加快、大便淌泄明显减少,表明大鼠胃寒病情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组相比,低剂量组大鼠的生理状况指标优于阳性组,说明姜暖胃胶囊治疗大鼠胃寒效果确切。
实验期间每三天统计一次大鼠摄食量及摄水量,大鼠食量见表1,摄水量见表2。造模后,模型组大鼠总体食量上升,但上升速率相对于正常组明显减慢。
从造模开始到药物医治结束,每天对大鼠体重做测量,从大鼠体重变化曲线可看出正常组大鼠体重几乎一直在增长,且增长速率较高,而模型组大鼠明显增长速率减慢。大鼠体重数据见表3(x±s);
实验前一天以大鼠肛温电子温度计检测肛温,之后在大鼠造模中期和完成后,治疗中期和完成后分别检测肛温,计算肛温平均值大小,数据表明,在造模过程中大鼠肛温显而易见地下降,但是给药组可以使大鼠肛温恢复,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
大鼠胃体解剖并冲洗干净后,正常组大鼠胃体完整,黏膜层表面十分光滑、无出血点,黏膜表面呈肉红色,皱襞明显、无序交错;而模型组大鼠部分胃黏膜皱襞变浅,甚至消失,可见少量出血点,色泽红白相间,有浅表性胃损伤;药物干预后,阳性组和低剂量组黏膜表面基本完整,黏膜皱襞较模型组多见,损伤面积明显减小,胃黏膜状况明显改善;
胃黏膜炎症时,抗原物质可通过受损的黏膜进入机体,进而刺激活化黏膜的免疫细胞,通过调控炎症因子的释放参与炎症反应。本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胃粘膜绒毛明显短于正常组,证明有胃粘膜损伤,而干姜暖胃胶囊低、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绒毛均有所修复,其中低剂量组尤为显著(p0.01)。tnf-α在组织损伤时高度表达,由单核细胞大量释放入血,进一步损害黏膜细胞,而ifn-γ是重要的抗炎因子,模型组的血清tnf-α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低剂量组大鼠的tnf-α血清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模型组ifn-γ血浆水平低于其余各组,低剂量组ifn-γ含量高于高剂量组和阳性组,这表明胃寒发生和发展与炎症反应有一定关系。
pg是血清胃蛋白酶原,存在于胃液中,通过检验测试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能间接反映胃黏膜纤体以及细胞的数量,pg可分为pg-i和pg-ⅱ,其中pg-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pg-i的分泌量降低能反映胃的萎缩情况,而pg-ⅱ主要与胃底粘膜病变相关性较大,其升高肠化及异性增生等有关,且pg-i/pg-ii比值进行性降低反应胃粘膜萎缩进展。血清gas是胃窦和十二指肠近端黏膜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之一是能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且还可以加强胃肠道运动和下食管括约肌的收缩,进而使胆囊收缩,促进胰液、胆汁的分泌,帮助消化和吸收。mtl是一种多肽激素,由胃窦g细胞产生,通过直接作用胃壁细胞上的胃泌素受体,或通过刺激产生reg蛋白等生长因子参与消化间期胃肠活动。本研究中模型组血清pg-i、pg-ⅱ、gas及mtl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表明大鼠胃动力明显受到胃寒影响。其可能机制为胃寒使大鼠胃生理环境改变、胃蠕动减弱、胃消化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胃消化能力受抑制,使食物残积于胃。堆积的食物会诱导机体胃酸分泌增加,pg-i和gas水平的升高就说明了这点,而过多的胃酸破坏组织粘膜,使胃粘膜受损,进而诱发炎症反应;此外消化能力减弱的胃为促进消化,会代偿性促进mtl分泌,增加胃肠活动,以提高消化能力。
本实验中,干姜暖胃胶囊低剂量组胃寒病证显著改善,胃粘膜明显修复,tnf-α、ifn-γ明显受到有益调节,pg-i、pg-ⅱ、gas及mtl水平恢复,证明了干姜暖胃胶囊减轻外界对黏膜上皮的刺激损伤,促进黏膜修复,从而保护胃黏膜,调节细胞的分泌能力和胃肠道运动的作用。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植物资源精细化工与化学 3.生物质精炼 4.天然产物化学
1.CRISPR-Cas系统 2.基因编辑 3.基因修复 4.天然产物合成 5.单分子技术开发与应用
1. 基于糖类的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和活性评价及糖类疫苗的研制 2.功能糖类的化学酶法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3.多糖及仿生材料功能的开发及应用
1.天然产品的提取分离与活性研究 2.天然产物活性与安全性评价 3.中药组方配伍机制研究
一种尪痹片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和利用指纹图谱法鉴定尪痹片的方法与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