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浙矿股份是国内破碎筛选设备龙头,近期正在快速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在本篇报告中,我们一方面强化公司作为砂石矿山破碎筛选设备龙头的投资逻辑,另一方面探讨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之际,公司开拓锂电回收的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技术领先的中高端矿机装备供应商。公司主要经营产品包括破碎筛选成套生产线、破碎筛选单机设备及相关配件,产品大多数都用在砂石、矿山和环保等领域各类脆性物料的生产和加工。公司技术水平行业领先,节能环保化、智能信息化、集约成套化产品在中高端设备领域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技术领先的中高端矿机装备供应商。
业绩保持迅速增加,经营质量持续提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26.62%;实现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18.75%。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保持迅速增加;毛利率、净利率水平整体呈现持续提升的态势,期间费用率一直在优化,公司纯收入能力保持高位。
环保趋严背景下,集约化亟待升级。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逐步收紧和砂石骨料行业供给侧改革推进,行业有序整合朝着规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绿色矿山建设从试点探索上升为国家行动,对破碎筛分成套设备的智能、节能、稳定、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行业朝集约化方向发展。
砂石骨料市场需求旺盛,供给端集中度不断的提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砂石骨料消费市场,2020-2030年我国砂石骨料年需求量预计在250亿吨的高位平稳运行。砂石大范围的应用于房地产、基建等终端领域,2022年1-8月我国基建(不含电力)、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同比增长8.3%和-6.2%。在经济承压环境下,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复苏将带动砂石骨料行业需求保持高位。近年来在环保政策趋严、砂石骨料行业关停并转等政策因素驱动下,全国砂石矿山供给结构逐步转变,行业中落后产能逐步出清,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设备厂商集中度有望提升,头部企业优势凸显。目前机制砂设备行业集中度较低,外资品牌和国内一二线企业占据中高端市场。受砂石骨料矿山规模结构变化的影响,主营中高端破碎筛分设备的头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将继续提升,从而推动破碎筛分设备市场集中度提高。公司作为行业头部玩家目前市占率仅2%-3%,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浙矿股份为我国领先的砂石破碎筛选设备供应商,竞争优势显著。公司产品稳定性、智能化、生产效率等均处于行业前列;公司成立的矿山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矿山现场管理的效率,并可为公司的售后服务提供相关信息;公司主要客户群体定位于大、中型砂石生产企业,已建成多个年产千万吨级以上大型现代化砂石生产线,在中高端设备领域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市场口碑。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是大势所趋。近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地增长,动力电池装机量也随之迅速攀升,从2016年的28.2GWh增长至2021年的154.5GWh,5年CAGR为41%。根据动力电池联盟和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2026年将达到762GWh,5年CAGR为38%。在环保、资源、政策和市场等因素驱动下,将退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利用是大势所趋。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放量在即,设备峰值需求过百亿元。假设单位湿法设备投资为1.96万元/吨,单位破碎设备投资为1600-2000元/吨,即回收每吨废旧电池处理产能需要2.12-2.16万元设备投资额。在中性假设下,2022-2030年新增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设备的市场空间为469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锂电回收行业:尚无可以批量化、高效率的锂电再生利用设备。目前行业所用设备多为矿山破碎、筛分设备改造,由于破碎前拆分精细度不高、破碎中电解液浪费、破碎精度偏低等问题,导致目前产线锂回收率偏低,直接影响产线经济效益。
公司依靠实现技术突破,进军锂电回收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公司有望依靠自身前道破碎、筛分技术破局,通过固化电解液、气浮法方式提升回收率,并率先试制锂电池回收专用设备及配套产线,经济效益增长显著,产业化进展顺利,有望成为锂电回收设备头部企业。同时,公司深耕铅酸电池回收多年,下游客户覆盖天能、超威等国内铅酸蓄电池一线制造商,设备技术具备相通性。2022年4月,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2.5亿元预计投向“废旧新能源电池再生利用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06亿元,建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废旧新能源电池破碎分选设备10套、处理废旧新能源电池2.1万吨的产能。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我国技术领先的中高端矿机装备供应商,近年来经营业绩保持迅速增加。伴随着下游砂石骨料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市场对中大型破碎筛选设备的需求有望增加,设备行业头部公司竞争优势显著。公司作为我国破碎筛选成套设备领先企业,具备较强竞争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2.79、3.6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12、12.14、9.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风险;基建、房地产投资没有到达预期风险;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风险;客户开拓没有到达预期风险;募投项目推进没有到达预期风险;业绩没有到达预期风险等;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